重中之重?能力提升工程|中國中檢加快推進實驗室建設 全面提升綜合競爭力
發布時間:2022年04月02日 來源:集團公司戰略與投資部
實驗室檢測能力是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的核心競爭力,國際知名同行高度重視實驗室建設。中國中檢作為國內最大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受制于體制機制等原因,在實驗室檢測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短板。
2019年以來,中國中檢持續深化改革,集團領導高度重視,集團公司總經理李忠榜親自掛帥,堅持規劃引領,全力推進實驗室建設,通過與產品線建設協同發展、一體推進,優化調整了集團業務結構,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三年多的不懈努力,中國中檢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實驗室網絡布局,有力支撐了集團高質量發展,實現營業收入、利潤持續穩步增長,迭創新高,提升了全體中國中檢人的士氣,向國資委交出一份靚麗的答卷
整體可喜,符合預期
2019至2021年期間,中國中檢建立了“地方公司提需求、產品線做論證、集團抓統籌”的實驗室規劃、建設、管理體系,共投資建設了65個實驗室。
按金額計算,境內實驗室投資占比86%;境外(含港澳臺區域)實驗室投資占比14%。境外公司亟需進行業務轉型,通過實驗室投資提升技術支撐能力是境外公司進行業務轉型的必由之路,窺一斑而見全豹,境外轉型任重道遠。
實驗室投資以認證中心和地方公司為主,認證中心以認證業務,尤其是強制性認證為抓手,加快了服務于認證業務的實驗室檢測能力建設速度,逐步實現認證檢測一體化發展,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逐步降低外包檢測費金額;地方公司強化了產品線運營管理,配套進行了實驗室能力建設,實現檢驗檢測協同發展,為客戶提供一攬子服務。
實驗室投資涵蓋集團8條產品線,投資金額排名靠前的為電子電器、交通運輸、石油化工、礦產品。電子電器、交通運輸屬于認證中心傳統強項,認證業務有力地帶動了實驗室建設,且由于行業特性,投資額普遍較高;石化和礦產品屬于集團傳統優勢業務,集團以規劃為指引加大了配套的實驗室建設力度。
規劃引領,成效顯著
2019年,在集團公司總經理李忠榜親自部署下,礦產品和石化產品線分別制定了實驗室規劃布局方案,經集團黨委審議批準后,產品線組建專項工作組分赴各地開展調研指導,協調推動“中心-區域-快速”三級實驗室體系建設。
目前,已建設(含擴建)完成32家實驗室。其中,礦產品實驗室21家(境內7家,境外14家)、石化實驗室11家(境內6家,境外5家)。通過實驗室的建設運營,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進一步完善了集團全球性的業務布局,提升了礦產品和石化產品線的核心競爭力,提高了業務的抗風險能力,為礦產品和石化產品線的快速發展保駕護航,行穩致遠。
把握機遇,拓寬領域
2021年,集團在北美地區投資建設的第一家專業實驗室——北美農食檢測中心實驗室順利竣工并投入使用,為開拓美洲區域大宗農產品和食品質量服務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成為集團在美洲區域進行實驗室建設的重要里程碑。
2021年,認證中心負責籌建的 “國家車聯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順利通過CNAS實驗室認可現場評審和國家級CMA資質認定考核,如期完成驗收,系集團第一家自主建設的國家中心,車聯網原創技術策源地。
2021年,集團醫學健康產品線發揮專業優勢,把握機遇,在香港迅速建成醫學實驗室并取得認可資質,為香港地區疫情防控構筑起堅固防線,得到中聯辦和香港特區政府相關部門多次表揚,取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總結經驗,再創佳績
股權投資側重于快速拓展新的業務領域,如收購山東公信安全科技進入安全生產檢測領域;籌建國家車聯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進入車聯網檢測領域;收購天津4家汽車檢測機構快速進入汽車檢驗檢測領域等。
固定資產投資側重于集團傳統業務,重點在完善網絡布局、擴充產能,實現檢驗檢測的協同發展,增加集團相關業務的粘性,增強集團的核心競爭力。如通過石化產品、礦產品實驗室檢測能力建設,鞏固集團在這兩大傳統大宗商品領域的強勢地位。
集團在前沿檢測領域投資力度明顯不足,在落實國家戰略的前瞻性戰略性產業、高端先進制造和未來產業領域沒有投入或剛剛涉足,亟需強化創新發展,加大投資力度,推動產業發展。
礦產品線、石化產品線率先開啟規劃引領實驗室整體建設布局,取得良好成效。集團另外9條產品線也提出了實驗室建設規劃方案,亟需強力推動實驗室落實落地。
相比同行業知名機構,集團實驗室建設布局相對分散,需要探討進行集中布局的可行性,便于加強管理,降低成本,形成規模效應。
上一篇:
下一篇: